玻璃钢冷却塔清洗
玻璃钢冷却塔作为工业和民用循环水系统的关键设备,长期运行后会因水质、环境等因素积累水垢、淤泥、微生物黏泥及藻类等污染物,影响冷却效率甚至缩短设备寿命。以下从清洗必要性、清洗流程、注意事项及后期维护四个方面,详细介绍玻璃钢冷却塔清洗相关知识。
-
提升冷却效率
水垢、藻类会附着在填料、换热盘管表面,降低热交换能力,导致出水温度升高。清洗后可恢复设备设计冷却效率,减少能耗(如空调系统压缩机负荷)。
-
延长设备寿命
水垢中的腐蚀性物质(如钙镁离子、微生物代谢物)会加速玻璃钢壳体、金属部件(如布水管、风机轴)的腐蚀,定期清洗可避免设备过早损坏。
-
保障水质安全
循环水长期不清洗易滋生军团菌等致病菌,通过冷却塔飞沫扩散可能危害人体健康(尤其医院、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)。
-
停机与安全防护
-
关闭冷却塔及相关循环水泵,切断电源并悬挂 “禁止合闸” 标识。
-
穿戴防护装备:耐酸碱手套、护目镜、防滑鞋(化学清洗时需穿防护服)。
-
清理塔体周边杂物,搭建临时排水通道(避免清洗废水污染环境)。
-
设备检查
-
检查玻璃钢壳体有无裂缝、破损(避免清洗时漏水);检查填料是否松动、破损(需提前更换严重损坏的填料)。
-
记录初始状态:如结垢厚度、藻类覆盖面积,便于评估清洗效果。
-
清理表层杂物
-
人工清除塔内落叶、淤泥、大颗粒杂质(可用铁锹、扫帚收集后运走)。
-
拆除易拆卸部件(如喷头、滤网),单独用高压水枪冲洗。
-
高压水枪冲洗
-
针对填料、集水池、塔壁,使用 20-50MPa 高压水枪(扇形喷头)冲洗,方向与填料纹理平行(避免冲坏填料)。
-
重点冲洗水流死角(如集水池底部、布水管下方),确保淤泥、浮藻被彻底冲散。
-
选择清洗剂
根据污染物类型选择:
-
水垢为主:用酸性清洗剂(如柠檬酸、氨基磺酸,浓度 5%-10%),避免使用盐酸(腐蚀性强,可能损坏金属部件和玻璃钢)。
-
藻类、黏泥为主:用杀生剂(如次氯酸钠、二氧化氯,浓度 1%-3%)或非氧化性杀菌剂(如异噻唑啉酮)。
-
复合污染:先投加杀生剂杀灭微生物,2-4 小时后投加除垢剂。
-
循环清洗
-
将清洗剂按比例溶于循环水(或在集水池中配制),启动临时循环泵(避免用原水泵,防止药剂腐蚀),让药剂在塔内循环 2-6 小时(根据结垢程度调整)。
-
期间定期检测 pH 值(酸性清洗时保持 pH 2-3,避免过酸腐蚀),并观察水质变化(如浑浊度、杂质析出量)。
-
中和与排放
-
清洗结束后,排出废液,用清水冲洗塔体 2-3 次,直至出水 pH 接近中性(6-8)。
-
若使用酸性清洗剂,需先加碱(如碳酸钠)中和废液至 pH 6-9,再排放(避免污染土壤和水体)。
-
部件复位与二次冲洗
-
装回拆卸的喷头、滤网等部件,检查安装牢固性。
-
启动循环水系统(空载运行 10 分钟),观察有无漏水、布水不均等问题,必要时再次局部冲洗。
-
效果验收
-
目测:填料表面无明显水垢、藻类,集水池底部无残留淤泥。
-
性能测试:运行后对比清洗前后出水温度(冷却温差应恢复至设计值 ±1℃内)。
-
避免损伤设备
-
物理清洗时,高压水枪距离玻璃钢壳体、填料需保持 30cm 以上,压力不超过 50MPa(防止冲坏玻璃钢表层或填料)。
-
化学清洗时,严禁使用强腐蚀性药剂(如氢氟酸、浓盐酸),且药剂浓度需严格控制(参考产品说明书),避免长时间浸泡(一般不超过 8 小时)。
-
环保与安全
-
清洗废液需经中和、过滤后排放(符合当地环保标准),不可直接排入雨水管道。
-
化学清洗剂需单独存放,远离火源和食品;操作时禁止吸烟、饮食,避免药剂接触皮肤(如溅到身上,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)。
-
特殊情况处理
-
若玻璃钢壳体有轻微破损,清洗前用玻璃纤维布 + 环氧树脂修补(固化后再清洗)。
-
填料若为 PVC 材质,避免使用强溶剂型清洗剂(可能导致填料变形)。
-
定期监测与排污
-
每周检查循环水浊度、pH 值,每月检测藻类、细菌含量(军团菌需季度检测)。
-
定期排污(每天排放 5%-10% 循环水量),补充新鲜水,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和污染物浓度。
-
投加水处理药剂
-
日常添加阻垢剂(如聚磷酸盐)防止水垢生成;定期投加杀生剂(每月 1-2 次)抑制藻类和细菌。
-
避免药剂过量(如阻垢剂过多可能产生沉淀,反而污染设备)。
-
日常清洁
-
每周清理冷却塔顶部滤网(防止落叶、杂物进入);每季度用低压水枪冲洗填料表面(减少积灰)。
玻璃钢冷却塔清洗需 “物理 + 化学” 结合,重点在于针对性处理污染物、保护设备材质、控制环保风险。建议根据使用环境(如工业循环水、空调冷却水)制定清洗周期:一般民用空调塔每 6-12 个月清洗 1 次,工业高浊度水系统每 3-6 个月清洗 1 次。通过科学清洗和维护,可确保冷却塔长期高效、安全运行。